舒伯特的代表作有哪些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9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概览
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同时又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用艺术歌曲的形式创作歌曲的作曲家,被誉为“歌曲之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大量室内乐作品。
其中,《魔王》是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创作而成的戏剧性男中音独唱曲,作于1815年。它是舒伯特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名曲。全曲以叙述性的朗诵调及戏剧性音乐不断变化发展的手法而作,成为舒伯特戏剧性艺术歌曲中的典范。歌曲开始时的钢琴伴奏以三连音模仿急促的马蹄声,渲染了紧张、阴森的气氛,而人声的旋律则以叙事的方式缓缓唱出。随后,通过旋律的变化和伴奏音型的改变,生动地刻画出叙述者、父亲、孩子以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
《野玫瑰》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这首歌曾风靡一时,成为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民歌。这首歌的歌词取自歌德的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一朵小野花的爱怜和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慨。舒伯特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中,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把“野玫瑰”和“少年”这两个形象融为一体,表现了少年对野玫瑰的怜爱和内心的激动。
《圣母颂》是舒伯特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艾凡赫》中的第十三节《圣母玛丽亚的颂歌》谱写而成。舒伯特的这首《圣母颂》是他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艾凡赫》中的第十三节《圣母玛丽亚的颂歌》谱写而成的一首独唱歌曲。作品始终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使我们如同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虔诚地聆听圣母的训诫。
《未完成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创作的交响曲,是作者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整部交响曲中唯一完成的两乐章。这部作品虽然未完成,但已有完整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联想空间。这部作品采用双管编制,第一乐章从容不迫,具有奏鸣曲式的一切要素,但规模宏大,充分显示出作曲家的创作思想。第二乐章速度稍快,但仍保持着深沉的气氛,乐章中充满了阴暗、神秘的情调,在发展中显得阴森恐怖、咄咄逼人。
《鳟鱼》原是舒伯特以流浪汉的口吻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鳟鱼的同情。这首歌曲后来由作者本人改编成五重奏,即《A大调钢琴五重奏》,简称《鳟鱼五重奏》。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绚丽的美感,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深受人们喜爱。在四重奏中加上一架钢琴,就有了室内乐中比较少见的钢琴五重奏形式。钢琴五重奏《鳟鱼》包含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在原作的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表同情。舒伯特把这首歌曲改编成钢琴五重奏时,作了一些变奏和展开,使这首钢琴五重奏成为一部结构严谨、形象鲜明、充满生活气息和动人力量的室内乐佳作。
《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创作的交响曲,也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于1828年。这部作品在舒伯特死后才渐受重视,它表现了作者个人的悲剧性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苦难,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采用了奏鸣曲式,音乐在不安的气氛中展开,表现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第二乐章采用了慢板形式,旋律优美而富有感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第三乐章采用了谐谑曲的形式,节奏明快而富有活力,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第四乐章采用了奏鸣曲式的结构,音乐在悲壮的气氛中达到高潮,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最终以深沉的旋律结束全曲。
《军队进行曲》作于1822年前后,是钢琴四手联弹曲《军队进行曲三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舒伯特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进行曲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表现了士兵行进时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士兵
- 上一篇: 揭秘:相片纸的标准尺寸大全
- 下一篇: 揭秘外汇投资理财,开启财富增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