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软件园: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356软件园 > 资讯攻略 > 甲鱼温室养殖:高效水质管理秘籍

甲鱼温室养殖:高效水质管理秘籍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09

温室养殖甲鱼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其中水质管理是提高甲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温室养殖甲鱼过程中的水质管理措施,包括水质肥育、温度调控、底部增氧、pH值调节、生物净化水质、适量换水、科学管理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甲鱼温室养殖:高效水质管理秘籍 1

水质肥育

首先,进行水质肥育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肥水通过增加浮游植物,不仅能提高水中溶氧量,还能吸收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优良的肥水应呈绿色或棕绿色,透明度在25~35厘米,pH值为7~8.5,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在温室养殖中,培养肥水可以通过清塘、消毒后注水,并引用外塘或河的上层水,或者使用井水和老塘水混合。也可以施加化肥或有机肥来培育肥水,最好在甲鱼放养前施放,饲养期间减少追肥,依据透明度调节施肥量。

甲鱼温室养殖:高效水质管理秘籍 2

温度调控

由于温室养殖的特点,温度控制尤为关键。随着燃料价格的上涨,采用常规锅炉加温会使养殖成本增加,因此越来越多养殖户选择使用土锅炉加温。土锅炉具有热损耗小、水体升温快、成本低、易管理的优点。建设土暖气锅炉,略低于养殖池底平面,使池水直接流入加热系统,加热后自动流回养殖池,也可使用循环泵注入。一般每天加热一次,寒冷季节加热两次,以确保甲鱼所需的温度。

底部增氧

为了提高水质和甲鱼免疫力,底部增氧是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在池底部铺设管道,将含氧空气直接输入水体底部,不仅可以增加水体溶氧量,促进有机废物的降解,降低有毒物质含量,还可以增强甲鱼的水呼吸功能,提高饵料转换率。增氧机应安装在温室外,以保证气源清新。正常天气每天早晨开机一次,阴天或闷热天气全天开机。

pH值调节

保持适宜的水质pH值对于甲鱼生长至关重要。使用生石灰进行常规消毒,既能调节pH值,也能控制浮游生物数量,保持水质优良。每隔10~20天消毒一次,每次用量为10~15千克/667平方米。当pH值偏低时,可泼撒生石灰或小苏打调节。

生物净化水质

利用生物方法净化水质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包括增施微生物制剂、移植水生植物和放养净水鱼类。

1. 增施微生物制剂:如EM复合菌种、复合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等,可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维持水质稳定。首次施用20~30克/立方米,以后每周追施5~10克/立方米。

2. 移植水生植物:在光线较好的温室中,移植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草,能够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为甲鱼提供栖息场所。水生植物放养量不应超过水面的1/3,以防生长过密导致腐烂,污染水质。

3. 放养净水鱼类:滤食性鱼类和食腐屑性鱼类如罗非鱼、花白鲢等,可滤食浮游生物,摄食有机碎屑,有效降低水体肥度,并可作为甲鱼的补充饵料。放养密度以每10平方米放1~2尾为宜。

适量换水

换水可以保持水质新鲜,降低有机物浓度。但换水不应过于频繁,避免对甲鱼造成惊扰。每次换水不超过原池水的1/3,应在晴天中午进行,换水前先排走部分废水,换上等温的好水。换水后要充分增温、增氧、曝气。

科学管理

1. 控制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提高甲鱼生长率和成活率。稚鳖放养量为每20~30只/平方米,幼鳖放养量为每5~10只/平方米,根据技术条件灵活增减。

2. 选用优质饵料: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并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饲量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及时清除残饵,防止水质败坏。

3. 定时开窗换气:甲鱼有晒背的习性,应在清晨开窗换气10~20分钟,以减少有害气体积累。

不良水质的调控

温室养殖中,常见的不良水质包括瘦水、蓝藻水和回清水。

1. 瘦水:透明度大于50厘米,浮游生物量少,甲鱼生长胁迫感强,易争斗,抗病力下降。可通过施肥改善水质。

2. 蓝藻水:富营养化导致微囊藻等蓝藻大量繁殖,水呈蓝绿色,需使用水质改良剂或有益生物制剂调节,或使用漂白粉杀藻后换水。

3. 回清水:水质老化后悬浮物质多,水色偏暗,需使用高锰酸钾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灭浮游动物,第二天换水。

其他注意事项

1. 溶解氧管理:甲鱼用肺呼吸时需浮于水面,消耗更多体能。要保持水中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定期开启增氧泵,检查气泡石是否完好。

2. 氨氮调节:温室环境差,氨氮浓度往往较高。当氨氮浓度过高时,大量换新水并消毒,避免甲鱼急性中毒死亡。

3. 硫化氢管理:pH值低于6时,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毒性增大。应多换水,泼洒EM菌或其他水质降解剂。

4. 换水的平衡:换水过多会导致水质过清和甲鱼惊扰,因此要保持换水的平衡,换水不宜过于频繁。

5. 水生植物管理:移植水生植物时要控制其数量,以防过多影响光照和甲鱼活动,同时定期淘汰老种,防止植物死亡后败坏水质。

总之,温室养殖甲鱼的水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水质肥育、温度调控、底部增氧、pH值调节、生物净化水质、适量换水、科学管理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科学有效的水质管理,能够降低甲鱼疾病发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是广大甲鱼养殖户亟需掌握和应用的关键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质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养殖效益,还能保障甲鱼生长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