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软件园: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356软件园 > 资讯攻略 > 计算机电子证据的调查与取证方法

计算机电子证据的调查与取证方法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5

在计算机犯罪案件中,电子证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揭露犯罪真相,还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然而,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其调查取证过程远比传统证据复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计算机电子证据调查取证,下面将从取证的基本方式、注意事项、实际案例以及法律依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计算机电子证据的调查与取证方法 1

如何进行计算机电子证据调查取证

一、电子证据的基本取证方式

电子证据的取证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计算机电子证据的调查与取证方法 2

1. 打印:对于网络犯罪案件中,文字内容具有证明意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相关文件内容打印到纸张上。打印后,应注明打印的时间、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如存放于哪个文件夹中)以及取证人员信息。这一方法有助于将电子数据转化为书证,便于保存和审查。

2. 拷贝:将计算机文件拷贝到软盘、活动硬盘或光盘中。在进行拷贝之前,应确保拷贝介质无病毒感染。拷贝后,应及时检查拷贝质量,防止因保存方式不当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病毒感染。拷贝后的存储介质应注明提取时间并妥善保管。

3. 拍照、摄像:如果电子证据具有视听资料的证据意义,如聊天记录截图、监控视频等,可以采用拍照或摄像的方式进行取证。这有助于全面、充分地反映证据的证明作用。同时,对取证全程进行拍照、摄像,还能增加证明力,防止翻供。

4. 制作司法文书:这包括检查笔录和鉴定。检查笔录是对取证过程中证据种类、方式、过程、内容等的详细记录。鉴定则是由专业人员对取证中的专门问题进行认定。司法文书具有较高的证明力,适用于对具有网络特色的证据的提取,如数字签名、电子商务等。

5. 查封、扣押:对于涉及案件的电子证据材料、存储设备,为了防止有关当事人进行损毁、破坏,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的方式,将有关材料置于司法机关保管之下。

6. 公证:由于电子证据极易被破坏,一旦被破坏又难以恢复原状,通过公证机构将有关证据进行公证固定是获取电子证据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电子证据取证时的注意事项

1. 确保电子证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

在收集电子证据时,应优先考虑获取证据的原始载体,如原始电脑、手机等设备。

如果无法获取原始载体,应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电子数据的完整备份,并确保在收集、保存、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不被破坏。

2. 遵循法定程序收集电子证据:

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如需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收集证据,应依法申请相关部门的协助,并遵循法定程序进行操作。

在取证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取证的时间、地点、人员以及取证的具体操作过程,以确保取证的可追溯性和证明力。

3. 确保电子证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在收集、保存、传输电子证据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被篡改、破坏或泄露。

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电子证据,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给无关人员。

4. 对电子证据进行验证和鉴定:

收集到电子证据后,应通过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等方法进行验证。

如需进一步确认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可以委托专业的电子数据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三、电子证据调查取证的实际案例

1. BTK杀手案:

丹尼斯·拉德(BTK杀手)在30多年间折磨并杀死了至少10人。

他向警方发送神秘信息嘲弄警察,最终通过他发送的一份软盘上的Microsoft Word文档,数字取证专家追踪到磁盘中包含的元数据,帮助警方揭开了BTK杀手的真实身份。

2. Craigslist谋杀案:

2009年,一名年轻女子在波士顿酒店房间被谋杀,同时期另一名妇女也遭遇抢劫。

调查发现,她们都在Craigslist上发布过广告,并都在受害当晚与一个名叫“安迪”的人约过会。

调查人员追踪受害者与嫌疑人之间交换的电子邮件,通过IP地址找到了嫌疑人,并将其抓获。

3. Larry J. Thomas抢劫未遂案:

Larry J. Thomas被判犯有抢劫未遂罪,导致Rito Llamas-Juarez被谋杀,但他不接受判决。

调查人员通过数字取证,发现他在Facebook上发布的照片与犯罪现场发现的武器和手镯相匹配,最终将其逮捕。

这些案例展示了电子取证在刑事案件破获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帮助警方追踪嫌疑人、揭露真相。

四、法律依据

1.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对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审查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

电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网页、博客、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等。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条款:

对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审查、收集主体的资格、取证权力的行使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结语

计算机电子证据调查取证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和技术标准。通过打印、拷贝、拍照摄像、制作司法文书等方式,可以全面、充分地收集电子证据。同时,在取证过程中,应确保电子证据的原始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对电子证据进行验证和鉴定,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证据在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公司调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电子取证的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打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