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十九回的核心情节概述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30
《西游记》第十九回详细描绘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以及师徒三人在浮屠山接受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的经过。
话说行者在高老庄听闻妖怪之事,便紧追不舍,一直追赶到福陵山的云栈洞。妖怪见状,取出九齿钉耙迎战行者。妖怪自称是天蓬元帅,曾位列仙班,因在蟠桃会上醉酒失态,调戏嫦娥仙子而被贬入凡间,错投猪胎,成为猪妖,俗名猪刚鬣。他指责行者上门欺人太甚,双方在黑夜中大战一场,从二更时分一直斗到东方发白。妖怪见不能打赢行者,便又化作狂风回到洞里,闭门不出。
行者担心师父等得着急,于是先回到高老庄向师父禀报猪刚鬣的来历和打斗情况。高太公得知妖怪原是天神下凡,但仍旧请他务必斩草除根,并承诺拿出一半家产作为重谢。行者调侃了高太公一番,随后再次来到云栈洞口,将两扇门打得粉碎,大骂妖怪是馕糠的夯货。气得猪刚鬣恼羞成怒,出来也厉声大骂行者,举钉耙就打。行者一边用金箍棒架住钉耙,一边笑话钉耙不过是翻地种菜的工具。
实际上,这钉耙大有来历,是由神冰铁煅炼而成,太上老君抡锤,火德星君烧炭,五方五帝和六丁六甲费尽心力才造成,取名为上宝沁金钯,是玉帝赐给天蓬元帅的宝贝。行者收了铁棒,伸出脑袋让猪刚鬣打,猪刚鬣用尽力气狠狠打了一下,行者却未伤分毫,反而吓得手麻脚软,不敢再打。行者告知猪刚鬣自己如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高老庄才碰上此事。猪刚鬣听说取经二字,忙丢了钉耙,表示自己也曾受观音菩萨劝善受戒,在此等候取经人。
行者将信将疑,让猪刚鬣发誓并放火烧了云栈洞,将钉耙交给行者。行者把猪刚鬣捆起来,揪着耳朵带到师父面前。唐僧见行者擒来妖怪,十分高兴,得知妖怪受观音菩萨点化,要等候取经人,便为他解绑,并取名猪八戒,收他做了二徒弟。宴罢,高太公拿出一盘二百两散碎金银作为路费,又送了三领绵布褊衫,但唐僧只肯要些饼果做干粮。八戒要了一件青锦袈裟和新鞋子换上,并告诉太公等人好生对待翠兰,取不成经时,还回来做女婿。
师徒三人离开高老庄,继续西行。走了月余,平安无事,过了乌斯藏界,见一座高山。八戒认得这是浮屠山,旧相识乌巢禅师在此修行。唐僧下马奉拜,八戒见礼,并介绍了行者。禅师说路途虽远,只是魔瘴难消,遂口诵传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共计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字。此经的好处在于,若遇魔瘴之处,只要念诵此经,自无伤害。唐僧本有佛缘,听一遍即会,后来将此经流传后世。
乌巢禅师传完经文,准备离去,唐僧又扯住他,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如何。禅师预测了前途会碰上妖狐截路、魔主拦山、虎狼狮象等妖怪,又暗骂八戒是猪精,行者是石猴,惹得行者举棒乱捣乌巢,却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就是碰不着乌巢。唐僧见了,扯住行者,八戒也劝师兄息怒,往前走就能验证禅师说的对不对。行者无奈,只得请师父上马,下山往西而去。
这一回不仅描绘了孙悟空收服猪八戒的精彩过程,还通过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的情节,为师徒三人的西行之路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猪八戒的加入,也使得取经队伍的力量得到了增强,为后续的冒险故事奠定了基础。
猪八戒原名猪刚鬣,因受观音菩萨点化,取名猪悟能,要他在此等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性格憨厚,但又贪吃懒惰,好色又时常想回高老庄,与孙悟空和唐僧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和笑话。他虽然不如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但也有自己的特长,比如水下功夫非悟空能及,遇擒水中妖怪时,孙悟空也常需要他相助。他的九齿钉耙更是威力无穷,全名为上宝沁金钯,原是玉帝赐给天蓬元帅的宝贝。
在收服猪八戒的过程中,孙悟空也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他不仅识破了猪刚鬣的妖怪身份,还通过言语激将他露出破绽,最终成功将其收服。同时,他也从猪刚鬣的口中得知了更多关于西天取经的线索和背景,为后续的冒险做好了准备。
而唐僧则在这一回中再次展现了他的慈悲为怀和坚定信念。他不仅原谅了猪刚鬣过去的罪行,还亲自为他解绑并取名猪八戒,收他做了二徒弟。他坚信西行取经是大事,任何困难和磨难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他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孙悟空和猪八戒,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跟随他一起西行。
此外,乌巢禅师传授的《多心经》也为师徒三人的西行之路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力量。这部经文不仅能够护身避邪,还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磨难时保持冷静和坚定。这也为后续的冒险故事埋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西游记》第十九回描绘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冒险故事,展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三人的不同性格和特点,也为后续的冒险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回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西游记》的魅力和乐趣,也让他们更加期待后续的精彩故事。
- 上一篇: 一抹红日,绝美四字词语
- 下一篇: 畅享无广告大片MV,免费软件推荐,时长无限制观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