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字组词集锦(约50组)及词义阐释 - 探究'纳'的含义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7
纳的组词及词语解释
纳,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接收、收藏、缴付等意义;也可以作为名词,如“纳米”,表示极小的长度单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纳”字组词及其解释,大约50个,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纳”的含义和用法。
1. 纳福:指享受幸福,常用来祝愿他人或自己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2. 纳谏:指接受别人的规劝或批评,常用于形容君主或领导者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3. 纳士:招收人才,多用于古代或现代组织、机构招贤纳士的场合。
4. 纳采:古代婚礼的六礼之一,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送礼求婚。
5. 纳税:指个人或团体根据法律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行为。
6. 纳新:吸收新的成员或元素,常用于组织、团体或学科的扩展和发展。
7. 纳凉:在炎热的夏天到凉快的地方去乘凉,享受凉爽。
8. 纳鞋底:指将鞋底材料用针线缝合起来,是制作鞋子的一个重要步骤。
9. 纳言:指古代负责听取并传达君主意旨的官员,也用来比喻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
10. 纳贿:指收受他人的贿赂,是一种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
11. 纳贡:古代诸侯或属国向中央政府进献财物或特产的行为。
12. 纳降:接受敌人的投降,常用于战争或军事冲突的语境中。
13. 纳士招贤:广泛招收人才和贤能之士,用于形容组织或领导者求贤若渴的态度。
14. 纳贿求荣:通过接受贿赂来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是一种腐败行为。
15. 纳士招徕:积极招收和吸引人才,常用于形容组织或国家吸引人才的政策。
16. 纳士之诚:指真心诚意地招收人才,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
17. 纳履踵决:形容行动匆忙,鞋子破了也来不及修补,继续赶路。
18. 纳士招贤,不拘一格:在招收人才时不拘泥于形式或规定,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应该被接纳。
19. 纳士招才:广泛招收人才,强调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
20. 纳谏如流:形容君主或领导者善于听取和接受他人的规劝,像流水一样畅快无阻。
21. 纳履决踵:同“纳履踵决”,形容行动迅速,不顾一切地向前。
22. 纳士招兵:招收士兵和人才,常用于形容军队或军事组织扩充实力的行为。
23. 纳士受教: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教导,表现出谦虚好学的态度。
24. 纳善如流: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
25. 纳士招贤,广开门路:在招收人才时广泛开辟途径,不拘一格地吸引和接纳人才。
26. 纳士招徕,广纳贤才:积极招收和吸引贤能之士,强调对人才的广泛吸纳和尊重。
27. 纳言献策:积极提供意见和建议,为组织或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28. 纳谏除弊:通过听取和接受他人的规劝来消除弊端,改进工作或政策。
29. 纳新吐故:吸收新的元素或思想,同时抛弃旧有的、不适应的部分。
30. 纳士招贤,求贤若渴:形容对人才的渴求程度非常强烈,像口渴一样迫切。
31. 纳士招徕,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招收人才时不拘泥于形式或规定,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应该被接纳和重用。
32. 纳言敏行: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迅速付诸行动,表现出敏捷和果断的特质。
33. 纳士招贤,共谋发展:广泛招收人才并共同商讨组织或国家的发展大计。
34. 纳士招贤,群英荟萃:形容人才众多且优秀,都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35. 纳士招贤,人才济济:形容人才众多且才华横溢,都聚集在某个组织或领域里。
36. 纳言听谏:虚心听取他人的规劝和建议,表现出谦虚和开放的态度。
37. 纳士招贤,广聚英才:广泛招收和聚集优秀人才,为组织或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8. 纳新弃旧:接受新的思想或事物,同时抛弃旧有的、不适应的部分。
39. 纳士招贤,集思广益:广泛招收人才并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更大的发展。
40. 纳士招贤,共图大业:共同招收人才并谋划宏伟的事业蓝图。
41. 纳言从善:听从他人的好意见并付诸实践,表现出谦虚和向上的精神。
42. 纳士招贤,同舟共济:广泛招收人才并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43. 纳士招贤,齐心协力:共同招收人才并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44. 纳士招贤,共创辉煌:广泛招收人才并共同努力创造辉煌的成就。
45. 纳士招贤,共铸辉煌:共同招收人才并携手铸造辉煌的业绩。
46. 纳士招贤,群策群力:广泛招收人才并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事业的发展。
47. 纳米技术:指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nm)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技术。
48. 纳米材料:指材料的结构单元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内的材料。
49. 纳米科技: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总称,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50. 纳米级:形容尺寸或精度达到纳米级别的状态或水平。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纳”字组词及其解释。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纳”在汉语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无论是表示接收、收藏、缴付等动作的动词用法,还是作为长度单位的名词用法,“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 上一篇: 如何更改谷歌浏览器的默认皮肤设置
- 下一篇: 郑州富士康员工总人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