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软件园: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356软件园 > 资讯攻略 > 解锁大闸蟹美味秘籍:怎样正确品尝大闸蟹

解锁大闸蟹美味秘籍:怎样正确品尝大闸蟹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0-27

怎样吃大闸蟹

解锁大闸蟹美味秘籍:怎样正确品尝大闸蟹 1

秋风起,蟹脚痒,金秋送爽之时,正是大闸蟹膏满黄肥之日。自古以来,食蟹便是秋日里的一大雅事,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众多咏叹大闸蟹的佳作。而说到吃蟹,必然绕不开阳澄湖大闸蟹,它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被食客们奉为珍品。如何品鉴这一秋日珍馐,自然也有一番讲究。

解锁大闸蟹美味秘籍:怎样正确品尝大闸蟹 2

中国人吃蟹的历史相当悠久,可上溯到西周时代。考古学家在周代贵族墓葬的青铜器中发现过“蟹胥”一词,“胥”字在此处意为“剁碎的肉酱”,说明周人当时已懂得将蟹制成酱来食用。《周礼·天官·庖人》中也曾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薨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共祭祀之好羞、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丧纪。凡宾客之食羞,共醢六十瓮。凡祭祀,共荐羞之豆实。宾客、丧纪,亦如之。为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王举,则共醢六十瓮,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宾客之礼,共醢五十瓮。凡事,共其羞贿之食。”其中提到的“醢”即为肉酱,“蟹胥”自然也包含在内。但彼时的蟹并非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闸蟹,而是海蟹,直到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有关河蟹的记载。

唐宋年间,吃蟹风气蔚然成风,大闸蟹一词也逐渐流传开来。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宋人傅肱也在《蟹谱》中详细描述了蟹螯的美味:“盖食物虽多,而此尤异,至美之物,难以加焉。”大闸蟹之名究竟由何而来?宋代高似孙在《蟹略》中给出了答案:“吴俗谓蟹为‘大闸蟹’,盖取于‘以簖捕蟹’之义。”原来古人捕蟹时,会在水中设立竹簖或竹栅,夜间在簖上挂灯火,蟹见到光亮便会爬过来,从而被捕获。江浙一带的渔民称其为“闸蟹”,而体型硕大的则被叫作“大闸蟹”。

明代时,江南食蟹风气之盛,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回忆道:“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当时的文人雅士不仅发明了诸多吃蟹工具,还总结出了吃蟹的最佳时节。美食家张澜之在《蟹录》中引用了《稽神录》的记载:“江南村落间,人多食蟹,故尤多。每岁,大蟹至九月而肥,壳如磐石,螯如虎钳,捣其螯,可杀虎狼。渔者夜捉,燃火照之,蟹见火则来聚,乃一一拾之。积以为山,号‘蟹山’。入城鬻之,市楼之上,蟹白蟹黄,积如山阜,酒旗风动,人声鼎沸,天下第一快活也。”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蟹黄丰满;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蟹膏丰腴。因此,民间素有“九雌十雄”的说法。

清代时,吃蟹已发展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文人们还将其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蟹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人间美味是秋阳。”清代美食家李渔是个不折不扣的嗜蟹之人,他每年在蟹未出时,便储下钱来,专作买蟹之用,还声称“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为了能吃到最新鲜的蟹,他甚至会专门乘船赶到蟹的产地去吃第一口,他曾说:“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各各以手擘之,剔壳去秽,含黄吮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