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玉兔台风肆虐的那一年是哪一年?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3-17
玉兔台风是哪一年
在探讨“玉兔”台风究竟是哪一年发生的这一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玉兔”并非指代某一个特定的台风,而是曾在多个年份中出现过的多个台风的命名。这一名字来源于中国,寓意神话传说中居于月亮上的玉兔,富有浓厚的文化和神秘色彩。接下来,让我们从时间维度出发,详细回顾那些年曾以“玉兔”之名席卷而来的台风们。
2001年的玉兔台风
时间回溯到2001年,这一年的7月,西北太平洋上生成了一个热带气旋,被命名为“玉兔”。这个台风于7月23日在吕宋岛西北部海面生成,随后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在7月24日,玉兔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并逼近香港,给当地带来了大雨及雷暴。随着台风的逼近,香港天文台在7月23日晚间挂起了一号戒备信号,随后逐步升级为三号强风信号、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到了7月25日凌晨,“玉兔”以12级的强风在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沿海地区登陆,风速达到33米/秒。登陆后,“玉兔”逐渐减弱,并于7月26日在中国南部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最终完全消散。这次台风给广东地区带来了强风和暴雨,对当地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007年的玉兔台风
五年后的2007年5月,又一个名为“玉兔”的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这次台风的生成地点位于关岛西南偏南约570公里处,最初是一个热带低压。5月17日,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由日本气象厅命名为“玉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玉兔”持续增强,于5月19日增强为台风,风力达到12级。5月20日,“玉兔”进一步增强为强台风,风力飙升至14级。到了5月21日,“玉兔”达到了巅峰状态,风力高达15级,移速加快至30公里/小时。然而,受干空气的影响,“玉兔”的巅峰状态并未持续太久,便开始逐渐减弱。5月22日,“玉兔”减弱为台风,并开始变性为温带气旋,最终于5月22日14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完全变性。这次台风虽然强度极高,但幸运的是,它并未直接登陆任何陆地,因此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
2013年的玉兔台风
时间继续向前推进到2013年,这一年同样出现了一个名为“玉兔”的台风。不过与之前的两次相比,2013年的“玉兔”在强度上显得较为温和,仅被归类为热带风暴。这次台风于9月1日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最初是一个温带气旋。随着其逐渐发展,日本气象厅于9月1日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玉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玉兔”的强度并未有显著增强,反而在9月2日就被中央气象台认定已转化为温带气旋,并对其停止编号。这次台风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且未对人类社会造成显著影响。
2018年的玉兔台风
如果说之前的“玉兔”台风们都是“小打小闹”,那么2018年的“玉兔”台风则堪称“超级巨无霸”。这一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了一个超强台风,同样被命名为“玉兔”。这个台风于10月22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迅速增强为超强台风,并保持了数天的超强台风级别。在达到巅峰时,“玉兔”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了16级,风速高达55米/秒。它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逐渐向菲律宾以东洋面靠近。在穿过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后,“玉兔”于10月30日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有15级。尽管在登陆后逐渐减弱,但“玉兔”仍然给菲律宾、中国以及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据统计,“玉兔”台风造成了至少23人死亡,133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1.981亿美元。这次台风的强度和影响范围都堪称近年来罕见。
台风命名的规范与更迭
在了解了这些年来的“玉兔”台风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同一个名字会被多次使用?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严格的台风命名规范。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在1997年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被赋予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这些名字来源于一个由140个名字组成的命名表,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国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每六年循环使用一次。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灾害或损失,那么它的名字就可能会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并由提供该名字的国家或地区提交一个新的名字以补空缺。
在这样的规范下,“玉兔”作为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被多次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2018年的“玉兔”台风因其造成的严重灾害而被决定从命名表中删除。2021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对外公布由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53次届会决议通过的新台风名字的中文译名和意义,其中台风银杏(Yinxing)更替了台风“玉兔”。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台风命名中,“玉兔”这一名字将不再被使用。
综上所述,“玉兔”台风并非指代某一个特定的台风事件,而是曾在多个年份中出现过的多个台风的命名。这些台风在时间、强度、路径以及影响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玉兔”台风这一名字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台风这一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未来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和敬畏之心,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其对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 上一篇: 探寻含“雨寒”意境的成语
- 下一篇: 探索Skip Hop:这个独特品牌究竟有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