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跳伞塔:背后的传奇故事揭秘!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3-29
成都跳伞塔的来历是什么?
成都跳伞塔,作为成都市的一段历史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乃至中国跳伞运动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象征,更是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那么,成都跳伞塔的来历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历史背景、建设过程、功能作用及后来的变迁等多个维度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历史背景
成都跳伞塔的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事业发展浪潮中。上世纪50年代,在国家体委的号召下,跳伞运动风靡一时,几乎在每个大城市都建有跳伞塔。1958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跳伞这项新兴运动也随之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推动跳伞运动的发展,成都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专门用于跳伞训练的高塔,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军事体育人才。
建设过程
关于成都跳伞塔的具体建设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跳伞塔始建于1958年,历时两年完成。然而,另一种说法则指出,跳伞塔的建设始于1964年,于1966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外,还有资料表明,跳伞塔于1965年底在南郊的农田中开始修建,次年落成。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资料记载的不一致或后续重建工作导致的混淆。
根据较为广泛认可的说法,成都跳伞塔在建设初期的高度为60米左右,塔身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时我国最高的跳伞塔之一。塔体内部设有钢筋混凝土环形悬臂式楼梯,方便跳伞员上下。在塔身距离地面40米处,建有伸向四方的四支钢臂,用于挂载降落伞和辅助设备。钢臂下方是几米处的塔台,塔底则设有半径50米的砂盘和20米的绿色草坪,为跳伞员提供安全的着陆区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跳伞运动的发展,成都跳伞塔也经历了多次改建和扩建。有资料表明,2005年跳伞塔进行了重建,高度达到了110米,成为我国最高的跳伞塔之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说法与跳伞塔最终被拆除的历史事实相矛盾。因此,关于跳伞塔在2005年重建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或是指另一座不同地点的跳伞塔。
实际上,成都跳伞塔在建成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成都跳伞运动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跳伞运动员,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跳伞爱好者前来体验。每逢跳伞训练时间,塔周边总是围满了围观的路人和居民,跳伞塔成为了成都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功能作用
成都跳伞塔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推动跳伞运动的发展,培养国家需要的军事体育人才。因此,从建成之初,它就承载着重要的训练任务。跳伞塔不仅为跳伞运动员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场地和设施,还通过举办各种跳伞比赛和表演活动,推动了跳伞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除了训练功能外,成都跳伞塔还承担着一定的军事任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军队曾多次在此进行跳伞训练,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跳伞塔的专业设施和优越位置使其成为军队进行跳伞训练的理想场所。
此外,成都跳伞塔还见证了我国跳伞运动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艰苦训练到如今的繁荣景象,跳伞塔记录了无数跳伞运动员的汗水与梦想。这些运动员在这里接受了专业的训练,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在国内外跳伞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变迁与记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成都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成都跳伞塔也迎来了它的变迁时刻。为了满足市民更广泛的运动需求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成都市政府决定拆除跳伞塔,并在原址上建设规模庞大的四川省体育馆。
1984年,伴随着一声巨响,曾为成都体育事业发挥光和热的跳伞塔轰然倒下。它的拆除标志着成都跳伞运动的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体育时代的到来。四川省体育馆的建成不仅满足了市民更广泛的运动需求,还推动了成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跳伞塔已被拆除,但它在老成都人的记忆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当提起跳伞塔,老成都人们总会回忆起那些年在塔下观看跳伞表演和训练的日子。那些精彩绝伦的空中表演、跳伞员们勇敢的身影以及塔周边热闹的氛围,都成为了老成都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如今,成都跳伞塔已成为老成都记忆中的一座塔。虽然实体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名字和故事依然被人们传颂着。在成都市的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以跳伞塔命名的街道办事处等名称,这些名称不仅是对跳伞塔的纪念,更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
成都跳伞塔的来历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变迁的重要标志。从建设初衷到功能作用,再到后来的变迁与记忆,跳伞塔都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见证了我国跳伞运动的发展历程,还反映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变迁。尽管跳伞塔已被拆除,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它将继续作为老成都记忆中的一座塔,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