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古之谜:乾陵究竟隐藏在哪里?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0-29
乾陵,这座承载着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传奇故事的合葬陵墓,静静地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两朝帝王合葬陵园,也是关中唐帝十八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和艺术价值最高的陵墓。乾陵的存在,如同一部凝固的史诗,记录着唐朝的辉煌与沧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其神秘的面纱。
乾陵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梁山作为它的载体,是一座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乾陵玄宫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这样的地形不仅赋予了乾陵雄伟的气势,还使其成为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周易》中,乾卦为“天”卦,乾陵位于长安西北,在八卦中属于“乾”位,加之陵园立渭河之北,居梁山之巅,既禀黄土高原的敦厚磅礴之气,又揽八百里秦川之宽广辽阔,无疑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
乾陵的建造始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历时23年,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才基本完工。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据史书《唐会要》记载,陵域占地“周八十里”,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乾陵陵园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如今虽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但陵园的宏伟景观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乾陵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点。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城周约6千米,面积近240万平米,比现存西北部的奉天故城还大。陵园内不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辉煌建筑群,还有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建筑遗迹。乾陵的墓室结构复杂,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彰显了帝王陵墓的尊贵与奢华。
乾陵的司马神道是通往祭奠的导引大道,宽阔而庄严,充满神秘感。这是皇帝灵魂出行的专用之道,也是通往“天堂”的路标。1994年,国家投资150万元,用45031块青石铺设了原来的古道,全长700米,宽20多米,成为乾陵独特的景观之一。走在神道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神秘的气息,体验到古代皇帝的庄重、肃穆与尊严。神道两侧,整齐恭敬地排列着两组石人群像,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但都是没有头的石像,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至于为什么六十一尊石像都没有“头”,至今没有个准确的说法,为乾陵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乾陵的石雕艺术也是其一大看点。乾陵是唐代最早形成正规的石雕陈放制度的帝王陵,其营建水平和规模成为帝陵建造史上的典范。陵园内的石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些石雕不仅展示了唐朝工匠的高超技艺,还反映了唐朝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趣味。
乾陵的无字碑更是举世闻名。无字碑位于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高耸入云,雕刻艺术精湛。这块无字碑后,充满了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无论哪种说法,都赋予了无字碑以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
- 上一篇: 疯狂机械人2游戏攻略怎么获取?
- 下一篇: 巧克力芝士蛋糕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