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旋律之路:《敢问路在何方》简谱指南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0-31
《敢问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经典插曲和主题歌,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这首歌曲不仅旋律激昂、节奏明快,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简谱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歌曲背后的创作故事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敢问路在何方》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的音乐创作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复苏后,迎来了空前繁荣。随着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流行音乐形式得到了一定的复苏,并对中国自己的通俗歌曲兴起形成了刺激。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和音乐的创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1981年底,鉴于转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收视率远超其他剧目,以及观众对从日本购进的电视片《西游记》的强烈抗议,中央领导决定开始尝试拍摄自己的名著改编剧。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让从事舞台转播工作的杨洁组织班底,着手进行《西游记》的拍摄。1981年至1982年间,杨洁导演建组,开始筹备拍摄。寻找投资阶段,各路作曲家纷至沓来,杨洁请每人各作一段曲子。
大约在1983年冬季,许镜清作为第十位候选者,开始进入该剧的音乐创作。当时这首歌准备用作插曲,原是一首充满男性气质的歌曲。许镜清在公交车上看到车窗外雪花纷纷扬扬、行人匆匆赶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旋律,于是立即下车用借来的铅笔把“一番番春秋冬夏……”这句旋律记在了烟卷盒上。回去后,他伏在办公桌前,用大约两个小时从第一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起补全了整首歌,只在两天后改动了两个音符。由于当时音乐创作的主流是需要民族化,许镜清在编曲中刻意地加入了三弦伴奏。
曲谱完成后,摄制组的一个音乐编辑邀请了词作家阎肃为该首主题歌写词。阎肃凭借记忆中小时候读到的《西游记》情节,自然而然地写出了该首歌的前半段,却感到还是缺乏深度。于是闭门几天细细琢磨故事情节,在遇到瓶颈时,他着急得在屋子里来回走,一旁复习功课的儿子说“地毯上都走出一条道来了”,这使他想起了鲁迅小说《故乡》的最后一句话“其实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意境正好与取经故事相符,他因而从中得到启示,写出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结句。
歌曲内容与简谱分析
《敢问路在何方》的歌词充满了哲理与动感,通过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艰辛与坚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以下是歌曲的简谱及歌词:
```
(简谱)
1=D
5 5 6 5 | 3 - - | 5 5 6 5 | 3 5 3 2 |
你挑着担 我牵着马
1 1 2 1 | 5 - - | 6 6 5 6 | 5 - - |
迎来日出 送走晚霞
5 5 6 5 | 3 - - | 5 5 6 5 | 3 5 3 2 |
踏平坎坷 成大道
5 5 6 5 | 1 1 1 2 | 3 3 2 1 | 2 - - |
斗罢艰险 又出发 又出发
(重复部分略)
```
(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啦啦…… ……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翻山涉水,两肩霜花
风云雷电任叱咤
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 ……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歌曲的上下两阙歌词均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引出,这句歌词让人仿佛看到了猪八戒牵着白马,沙僧挑着担子,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行走的情景。上阙的“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与下阙的“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则写出了西行的路上虽遥远凶险,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踏平坎坷,翻山越岭,日出夜落,任你飞花落雪,任你雷电��
- 上一篇: 万圣节是哪天,有什么习俗讲究?
- 下一篇: 如何下载安装Joi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