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软件园: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356软件园 > 资讯攻略 > 鹧鸪高效养殖秘籍:全面掌握养殖技巧

鹧鸪高效养殖秘籍:全面掌握养殖技巧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01

鹧鸪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禽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养殖业中备受青睐。那么,如何高效地养殖鹧鸪呢?以下是一篇详尽的养殖指南,旨在帮助那些对鹧鸪养殖感兴趣的读者。

鹧鸪高效养殖秘籍:全面掌握养殖技巧 1

育雏阶段

温度与湿度

温度是育雏阶段的关键因素。刚出壳的鹧鸪,体质较弱,需要保持与蛋内相似的温度,以保证其成活率。最初一周,育雏温度应控制在35-36℃,之后每周递减1℃,直至稳定在24-25℃。湿度方面,1周龄内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为60%-70%,1周龄后降至55%-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鹧鸪的生长,防止疾病的发生。

光照管理

光照对鹧鸪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和强度需要精心调控。出壳后20小时至1周内,应实行全日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周龄后,光照时间调整为16小时,光照强度降至每平方米2瓦。如果希望加快鹧鸪的生长速度,可以在1周后提供20小时的灯光照射。需要注意的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等恶癖,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光照强度。

饲养密度与笼舍管理

育雏期间,合理的饲养密度至关重要。1-10日龄内,每平方米可饲养80只雏鹧鸪;10日龄至4周龄,每平方米50只;4-13周龄,每平方米25只。笼舍应选用铁丝网围住,笼底可用0.5×0.5厘米的网格,以防止雏鹧鸪的脚受伤。笼舍和水槽等工具需定期消毒,放养前3-6小时需给笼舍加温。笼舍内应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65%左右,从第二周开始保持在55%-60%,并定期清理粪便,以防潮防湿。

饲料与饮水

刚出壳的鹧鸪在12-24小时内即可饮水,需提前准备好沸水并冷却至室温。饮水槽的宽度和高度需适宜,防止雏鹧鸪掉入或溺亡。饮水后即可开始进食,食物需全部打碎,避免单料开食,以免影响后期换食。幼鹧鸪一天需饲养3-4次,可投放专门喂养鹧鸪的饲料,稍大后可添加青菜、蚯蚓、昆虫等,以增强营养。

育成期管理

饲养条件

育成期的鹧鸪需要安静的饲养环境,避免惊扰。笼舍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舍内饲养密度建议为每平方米15只。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置飞翔栏,以满足鹧鸪的飞翔需求。

饲料与饲养方法

育成期的饲料配方需保证其正常发育,同时避免过肥。建议饲料配方为:玉米粉42%、小麦粉30%、豆粕17%、鱼粉5%、石粉4%、微量元素1.5%、食盐0.2%、添加剂0.3%。另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20克。每日投料3次,饲喂量每天30-35克。饮水应清洁、充足,舍内空气需保持新鲜。

管理

捉鹧鸪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用手电筒照明,逐只抓取,避免白天抓鹧鸪引起的应激反应,甚至死亡。防疫程序为:1周龄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滴鼻,10周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产蛋前再注射1次。

种鹧鸪饲养管理

饲养条件

种鹧鸪饲养条件对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育雏成活率均有重要影响。产蛋鹧鸪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低于5℃或高于30℃均会影响其产蛋性能。最适宜的温度为16-24℃。室内光照强度需达到3瓦/平方米,灯泡挂在离地面2米高处,间距适当,以使光线分布均匀。光照时间需稳定,产蛋期光照16小时/日,休产期光照8小时/日。

饲料

种鹧鸪对蛋白质要求并不高,但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较高,且要求全面合理。饲料配方建议为:玉米粉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