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软件园: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356软件园 > 资讯攻略 >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03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1

扫尘

新春扫尘,是春节前夕的传统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了春节扫尘的习俗。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寓意着“除陈布新”,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迎接新春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2

贴年红

贴年红,包括春联、年画、窗花等,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装饰活动。春联,又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一般会在春节前一天的下午贴好,横批贴在门楣的横头上,对联贴在门的左右两边,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3

年画,起源于“门神”,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刚开始时,仅有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彩,有《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经典作品,寄托着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4

窗花,则是剪纸的一种,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揭秘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5

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春节前夕的重头戏,也是家人团圆的象征。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这顿饭不仅菜品丰盛,而且非常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吃年夜饭前,家家户户都会先拜神祭祖,仪式完毕后再开饭。

守岁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守岁主要是家家户户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到来。大家会聚在一起,打牌、看春晚,终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的礼物,寓意着辟邪驱鬼、保佑平安。这个习俗自汉朝开始就已经流行,原本是用铜钱穿成串,挂在小孩胸前,说是能够压邪驱鬼。现在已经没有铜钱了,一般都是用红包装现金。除夕吃过年夜饭后,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寄托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舞龙时,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场面十分热烈。每一个动作都有名号,诸如“二龙戏珠”、“二龙出水”、“黄龙过江”等。舞狮,也叫耍狮子,在北方地区尤为盛行。表演者在两只脚上绑上跷棍,表演各种古怪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放鞭炮

放鞭炮,是春节期间辞旧迎新的重要习俗。据说鞭炮能够驱邪避祟,迎来好运。新春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以示吉庆。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人们应该遵守国家规定,以安全为主。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重要方式。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