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释义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09
拉尼娜指的是什么?
拉尼娜,这一术语源自西班牙语“La Niña”,意为“小女孩,圣女”,在气象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的运作。为了全面理解拉尼娜,我们可以从它的定义、形成机制、特征、影响,以及与其他气候现象的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拉尼娜的定义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具体而言,当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时,便形成了拉尼娜事件。这种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会导致相关风场和气压场的变化,进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拉尼娜的形成机制
拉尼娜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到信风的作用。在赤道附近,北半球吹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信风。这些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从东向西吹动,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同时,下层的上升涌流补充赤道东太平洋的上层流出的海水。由于上泛的下层冷水水温低于上层海水,形成了东面冷西面热的东西部海温差。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深层海水上泛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这种温度变化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在西部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的温差。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利于信风的加强,进一步推动了赤道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从而引发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特征
拉尼娜事件通常伴随着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的显著下降,以及相关的风场和气压场的变化。东太平洋海水明显变冷,而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则相对上升。这种温度变化不仅局限于海洋表面,还深入影响到海洋深层,导致海水垂直结构的变化。
此外,拉尼娜事件发生时,西太平洋的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而东太平洋则可能出现干旱。这是因为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而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气流下沉,降水减少。
拉尼娜的影响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多数时候,它会导致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而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则容易出现洪涝。此外,大西洋飓风活动也会明显增加。
对我国而言,拉尼娜事件可能导致夏季主要雨带偏北,华南到河套一带多雨,南方降水偏少,即出现所谓“南旱北涝”的现象。同时,台风生成个数也可能比正常年份要多。冬季时,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对比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气候现象,它们通常会交替出现,循环周期变化较大,一般在2至7年之间。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上升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暖,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与拉尼娜相反,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风减弱,西风增强,导致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向东堆积,在中东太平洋形成大片的暖水区。
这两种现象虽然相反,但都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它们通过改变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降水、温度和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拉尼娜的实例与历史统计
自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多次拉尼娜事件,其中仅出现过一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为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有9次中等强度事件,例如2008年冬天的那次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就主要是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引发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们经历了一次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从2020年8月至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偏低状态,尤其在2020年秋冬季、2021年秋冬季以及2022年秋冬季,这三个时间点附近的海温明显偏低。这种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比较少见,自1950年以来仅发生过两次。
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中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然而,在全球陆地和海洋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的信号和中纬度、高纬度各种气候信号交织,导致气候更加混沌复杂。因此,虽然拉尼娜年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冷冬。
拉尼娜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的冷信号逐渐失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只要拉尼娜出现,冬天大概率是偏冷或者冷冬。然而,到了80年代及之后,拉尼娜在全球变暖面前逐渐力不从心。拉尼娜后的冬天,偏冷和偏暖的情况各占一半。这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结语
拉尼娜作为气象学中的重要概念,不仅涉及到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的运作。通过了解其定义、形成机制、特征、影响以及与其他气候现象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自然现象。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拉尼娜的信号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但持续关注天气的变化并做好应对措施仍然是我们应对气候挑战的重要途径。
拉尼娜不仅是一个气象学概念,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为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 揭秘:赛文二世停播背后的真相
- 下一篇: 低碳经济首次亮相于哪份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