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北望乡何处是”之下句,原文及译文全解析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3-22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诗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而在众多唐代诗人里,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深情细腻的诗风赢得了“诗魔”和“诗王”的美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居易的一首经典之作——《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的名句“西北望乡何处是”,并详细解析这句诗的下句、原文及翻译,一同走进诗人那颗孤寂而深邃的心灵世界。
西北望乡何处是:下句揭秘
“西北望乡何处是”这句诗,以其深沉的思乡之情和悠远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那么,这句诗的下句是什么呢?答案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这两句诗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诗人异乡望月、思念家乡的动人画面。
原文呈现:《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贬谪江州期间所作,通过对比昔年与今年的中秋之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其中,“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
翻译解析:逐句品味
1.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翻译:往年的八月十五夜,我在长安的曲江池畔、杏园之边欢度佳节。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往昔中秋夜的欢乐场景,曲江池畔、杏园之边,都是长安城内著名的风景名胜,也是诗人昔日生活的美好记忆。
2.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翻译: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我却孤身一人在荒僻的湓浦沙头、水馆之前度过。
与往昔的繁华热闹相比,今年的中秋夜显得格外冷清。诗人身处荒僻之地,孤独无助,与昔日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西北望乡何处是
翻译:向着西北方向眺望,哪里是我的家乡啊?
这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向西北方向眺望,试图寻找家乡的位置,但茫茫天际,何处是归途?这种无法找到家乡的无奈和失落,让人深感心痛。
4. 东南见月几回圆
翻译:身在东南之地,我已经看见月亮圆了好几次。
这句诗通过“见月几回圆”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在异乡看见月亮一次次圆满,却无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这种无奈和孤独感更加深重。
5. 昨风一吹无人会
翻译:昨晚的风吹了一夜,却无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
这句诗通过描绘秋风的凄厉和无人领会的凉意,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寂和凄苦。秋风的凉意不仅侵袭着诗人的肌肤,更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
6. 今夜清光似往年
翻译:今夜的月光还和去年一样清凉,但心境已大不相同。
这句诗以月光的清凉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前文中的“见月”情节,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今夜的月光虽然与往年相似,但诗人的心境却已大不相同。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深层解读:情感与技巧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这两句诗,不仅以其深情的表述打动了读者,更在情感表达和诗歌技巧上展现了白居易的高超水平。
1. 情感表达
这两句诗通过“望乡”和“见月”两个动作,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回到家乡,只能通过眺望和观赏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然而,这种思念之情并未得到排遣,反而因为望不见家乡和月亮的不圆满而更加强烈。这种情感的矛盾和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
2. 诗歌技巧
在诗歌技巧上,白居易运用了互文修辞和对比手法,使得这两句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互文修辞使得“西北望乡”和“东南见月”相互呼应,形成了全方位的眺望和观望;对比手法则通过昔年与今年的对比、欢乐与孤寂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通过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结语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这两句诗以其深情的表述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白居易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寂凄苦,更领略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水平和独特魅力。让我们在品味这首诗的同时,也向这位伟大的唐代诗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 上一篇: 揭秘:闭环管理究竟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圆通快递人工客服电话号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