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记》原文、翻译及说明顺序优化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13
核工记原文及翻译说明顺序
原文: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楼观,楼观飞甍,画栋雕甍,丹楹刻桷,历历在目。自山麓至城郭,且数十里,入则深际;窈然洼然,若阆苑琼楼,仙家之窟宅也。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释手,恍若身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隐左足。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翻译及说明顺序:
我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弟弟,曾经获得一枚桃核坠子。这枚桃核坠子长度大约五分多一些,横宽大约四分多。整个桃核上面雕刻着山景。山坳中间雕刻着一座城,城墙上的垛楼,清清楚楚地可以数出来。城墙上面有一座楼,楼前有亭子,有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几十栋。这座城位于山麓下面,依山傍水,简直像人间仙境,如诗如画。从山麓到城墙,大约几里远,进城中远眺,风光景物,清幽深远,让人心旷神怡,宛如处在仙境之中。
【第一部分:开篇介绍桃坠的获得及总体印象,突出其小巧精致,引发读者兴趣。】
桃坠背面也有一座小山,小山下面奇形怪状的石头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石缝中间杂草丛生,有一棵松树盘根错节,树顶与山头平齐。树下是一座寺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寺庙只见屋顶,不见门窗。靠近寺庙的后面,有一座用竹子搭建的小桥,桥下有一泓清泉涓涓流淌。寺庙开门正对着那座山,以为它是通向山涧的道路。打开窗子观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些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第二部分:详细描述桃坠背面的山景及寺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桃坠雕刻的精致。】
桃坠中间有一艘船,船头坐三个人,中间的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和尚坐在右边,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左手轻抚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和尚极像弥勒佛,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和尚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腿,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第三部分:着重描绘桃坠中的“核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展现雕刻技艺的高超。】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第四部分:进一步细化“核舟”尾部的描绘,通过船夫的动作和神态,增添生动性。】
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上了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第五部分:介绍桃坠上的题款和印章,通过文字内容的解读和颜色的描述,增加其文化气息。】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横幅、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修长而狭窄的一个雕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第六部分:总结桃坠的雕刻内容和技艺,通过数量的列举和尺寸的对比,强调其技艺的精湛。】
整篇文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先介绍桃坠的总体形状和大小,再详细描述其正面的山景和背面的寺庙等细节。接着,重点描绘桃坠中的“核舟”,通过船上的人物、动作、神态等细节展现雕刻技艺的高超。最后,介绍桃坠上的题款、印章等文字内容,增加其文化气息。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这枚桃核坠子的精美绝伦。
- 上一篇: 探索“忸怩”:这一微妙姿态背后的深层含义
- 下一篇: 揭秘:帮购网究竟是如何引领购物新风尚的组织?